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切实推进老年期痴呆防治科普宣传工作,提升公众的认知健康水平,9月8日上午,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联合沈河区大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走进先农坛社区,开展以老年心理关爱为核心的系列宣传与互动活动。本次活动契合2025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早防早治,守护认知”的宣传主题,旨在通过健康讲堂与互动体验,引导社区居民增强科学认知、提升防治意识,并营造关心关爱痴呆老年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活动首先由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二病房主任胡君为居民们带来了《老年性痴呆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的专题讲座。胡主任从流行病学数据切入,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期痴呆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在讲座中,胡主任结合临床实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解析了痴呆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长期精神紧张等。他特别强调,痴呆并非衰老的“自然结果”,而是可以通过科学方式延缓甚至部分预防的疾病。
展开剩余61%针对防范措施,胡主任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坚持规律运动,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二是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盐高脂摄入;三是积极锻炼记忆力与思维能力,如学习新技能、阅读、下棋等;四是重视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社交和积极的情绪管理。讲座过程中,居民们认真聆听,不时提问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为了让科普理念更易于接受,活动还设置了心理健康促进环节。老年心理关爱行动的志愿者们带领大家进行趣味活动。“杯子拍拿放”是一种集节奏感与动作协调为一体的小游戏。居民们围坐一圈,随着口令拍打桌面、拿起、放下杯子,动作一气呵成,现场笑声不断。这项活动不仅锻炼了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还在互动中拉近了居民之间的距离。随后,志愿者指导居民进行“乐动益智操”,结合音乐节奏的肢体运动不仅活跃了身体机能,也促进了脑部血液循环,为心理健康和认知能力的维持提供了有效帮助。志愿者们耐心指导,居民们兴致勃勃地模仿练习,不少人表示动作简单易学,今后在家也能坚持练习。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健康知识“动”了起来,让居民在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了日常锻炼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不仅让居民们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获取了健康知识,也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对老年期痴呆的科学认知水平。许多居民在活动结束后仍意犹未尽,围绕饮食习惯、睡眠规律等具体问题与医护人员进行深入交流。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未来将持续推动老年期痴呆的健康宣教活动,继续走进社区、走近居民,搭建医患沟通的桥梁。同时,中心还将结合大数据监测、心理干预及社区康复等手段,逐步形成全链条、全方位的认知健康服务体系,真正把“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理念落到实处。
发布于:辽宁省天天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